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对宁波的启示信息来源:市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3-03-17 14:09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15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新格局,推动高校智库发展完善。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进度较快,影响力较大。《2019全球智库报告》全球顶级智库综合百强榜单中,仅两家位于北京的中国高校智库(清华—卡耐基全球政策中心和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入围。《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报告(2017)》大学智库排名前30强中,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高校智库排名前列,宁波未有高校智库上榜。
一、新型高校智库的主要特征
新型高校智库是指隶属于高校、利用大学学科与人才优势而综合开展战略研究、政策咨询、人才培养、公共外交等活动的科研组织机构,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高校专家、学者以顾问形式参与政府决策;二是各级政府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通常会在做出重大决定前向高校智库进行咨询。总体而言,新型高校智库有以下三个特征。
安卓怎么安装365BET_365bet线上平台_365在线体育投注
一是具有专业性。新型高校智库的专业性是高校智库最具特色的属性特征。相较于社会智库,高校拥有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齐全的学科研究门类、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相对稳定的学科领军人物及其研究团队,能为高校智库开展政策咨询尤其是战略问题研究提供坚实保障。同时相较于官方智库,高校智库的研究更为主动和自由,能针对当前社会发展中有关经济、政治、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展开宏观研究。
二是具有教育性。高校智库依托高校发展,可以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智库人才,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从短期上看,高校智库可以凭借学术优势,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积极释疑解惑,引导社会舆论。从长期上看,稳定的人才保障还能支撑高校智库着重开展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三是具有区域性。地方综合性大学智库依托其地缘优势,结合区域实际,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决策为价值取向,以特色凝练方向,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国家周边安全等重大问题,能积极发挥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导向、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高校智库所汇聚的专家具有与区域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关的使命感及人文情怀,并拥有接地气、易于获取更多现实资料信息等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天然”优势,能够为国家区域战略研究及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
二、宁波新型高校智库建设面临的问题
宁波高校数量、层级在国内不处于领先地位,从宁波整体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情况来看,尚有以下不足之处。
一是新型高校智库数量较少,影响较小。在2018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发展领导小组公布的13所重点新型智库和8所重点培育智库名单中,宁波仅有1所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上榜;在2019年浙江省教育厅认定的13所新型高校智库名单中,也仅有宁波大学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和宁波万里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两所,与杭州的9所相差较大。
二是新型高校智库定位泛化,支持不足。宁波部分高校智库存在研究目标地位模糊,缺乏专职的工作人员和独立的经费等问题,部分智库仅仅是挂牌而已,而无法有效开展研究。
三是高校智库研究资源较少,合力不足。由于宁波本身高校资源不算特别丰富,在部分议题研究的资源比较有限,且目前各高校交流合作规模不大,针对重点特点问题研究还尚处于各自为战、重复建设阶段,没有形成研究合力,同时也没有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局面。例如在研究“一带一路”问题方面,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宁波万里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都有各自特色的研究,但是三校信息共享、成果交流并不紧密。
三、相关城市和高校的主要做法
在推动建设新型高校智库过程中,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武汉、广州等地工作开展卓有成效,建设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相关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一)构建协调机制,强化制度建设
从相关城市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实践来看,高校的学科人才基础固然重要,但专门的建设引导更为关键。例如,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依托复旦大学成立“上海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并通过该中心进一步完善智库网络、加强高校智库内外联动,建立政策制定者、媒体和意见领袖的良好沟通渠道,构建形成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的上海高校智库协作机制。同时上海市教委共出台10个文件,对上海高校智库建设的目标、任务、举措、保障、考核、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制度设计,从而实现对上海高校智库的绩效动态管理。
(二)打破校际壁垒,加强合力研究
打破传统高校科研壁垒,加强联合研究,有利于智库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例如,聚焦于国家海洋战略研究的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在外交部、水利部等多部委支持下,由武汉大学牵头,联合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等单位发起成立;又如作为国内首个专业反腐智库的校地廉政共建联盟,由南京市栖霞区纪委、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南京仙林大学城纪工委,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联合创立。两者都是高校智库合作共建模式的重要创新和积极探索,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
(三)结合高校强项,进行专项研究
高校凭借其学科优势和业内影响力,能集聚更多相关专业人才为新型高校智库提供支持,发挥其咨询作用。例如,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通过课程研发以及承揽司法实务部门委托的研究课题、派遣专兼职研究人员担任司法实务工作部门顾问,培养一流的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博士和硕士,成为中国国际法的专门人才库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国际法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
(四)立足区位优势,研究区域问题
不同地域有其相应地区特色关注领域可作为地方高校重点研究范围,为地方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例如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定位在港澳治理与粤港澳合作发展领域具有鲜明专业优势的新型高校智库,立足大湾区区位优势,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在港澳治理与粤港澳合作发展问题上的重大战略需求,履行大学的国家责任,并按照高端智库相关要求予以重点建设,入选了国家首批高端智库使用单位。
(五)加强对外联系,打造国际品牌
当代中国高校智库在国际顶尖智库中占比不高,加强与国际知名智库的合作和交流既有利于信息交换,获得更丰富的国际视野,也有利于增强自身国际影响力。同时围绕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高校与国外高水平智库开展合作研究,举办高层智库论坛,打造高端引领、集中发布、影响广泛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品牌,对发挥高校智库引导舆论、公共外交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清华大学—卡耐基全球政策研究中心就是清华大学和卡耐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开展合作,对全球挑战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的知名高校智库,对国家战略咨询和国际研究具有重大影响力。
四、对宁波新型高校智库发展的启示
针对宁波新型高校智库建设面临的问题,结合相关地区经验做法,提出如下。
(一)重视新型高校智库建设
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资源配置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物质资金支持和政府政策扶持。最大程度地开放政府决策事项,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获取高校智库的全面支持,确保各项决策更加科学、规范。
(二)加强地区高校智库联系
建议筹建市级新型高校智库协调联盟,通过专项资金资助和定期智库联盟活动,打破院校壁垒,加强各个高校智库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统筹资源分配,扩大宁波高校智库的影响力。完善责任分担机制和利益共享制度,切实提升研究深度和广度,发挥协同优化效能,不断创新发展。例如,就“一带一路”倡议研究方向,建议加强宁波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工程学院等院校研究中心的资源信息交流和人员合作,结合各自特长,共同探究相关领域。
(三)深化高校智库区域研究
建议宁波本土高校重视本地化的特色研究,设立专门的研究中心,利用地方优势,建设区域问题研究基地,综合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为地方政府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等智力支持。建议高校智库与安卓怎么安装365BET_365bet线上平台_365在线体育投注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展开合作,加快理论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助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
(四)推动高校智库国际化发展
建议发挥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等中外合办大学优势,深化智库研究国际合作,推动宁波新型高校智库国际化发展,建立全球问题研究基地,增强国际影响力。
(五)加强智库成果应用实践
建议党委政府相关决策咨询职能部门,持续密切联系高校智库,在确立研究项目时,可邀请多家高校智库共同讨论,明确核心任务和转化渠道。科学引导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路径,坚持以问题研究为导向,提供解决困难、破解难题的思路和方法。鼓励高校智库在承接地方政府咨询项目、发挥政府智囊团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实践,推动地方产业发展。
徐 毅